况且,以收藏不同年份的波尔多来记录葡萄酒行业的变迁,这本就是件一箭双雕,一鱼多吃的事:它不仅能为藏家提供与美酒紧紧相连的趣味性,还可能带来升值和以酒养酒的丰厚回报。
特立独行如拉图古堡Latour也在以自己的方式适应这个时代。
首日便有飞卓酒庄Figeac,全新修建的酒窖万众瞩目,必定会在晋升圣爱美浓1级A等的路上助它庄一臂之力。
上个月,Cult Wines的品鉴小分队前往波尔多参加疫情后首次线下期酒品鉴会。在短短五天里,我们每天都参观了不同庄园的新酒窖。
波尔多一直都是酒业革新的重要来源之一,不论是新技术,还是新商业模式。
靓茨伯酒庄Lynch Bages也在刚落成的酒庄里举行了首个庆典。酒庄外观摩登,玻璃墙面让钢筋结构一览无遗,与罗浮宫金字塔异曲同工。内部布局为最新酿酒理念服务:上层操作,中层酿酒,下层陈酿,全面让地心引力在酿酒全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。
在陈酿层的正中央有个人身大小的光圈,是整栋建筑的采光回声设计中心。站在光圈中央的人听不到任何外界的声音,与世隔绝了一般。围观者可以清晰听见光圈处传来的一切声响,哪怕是悄声低语。
金钟Angelus、史密斯拉菲特Smith-Haut-Lafitte等名庄们还给葡萄园里增添了其他的竞争性作物,例如西梅树,苹果树,杏树,以及西伯利亚榆树。这属于近年来颇受推崇的农耕作法,学名是混农林业Agroforestry。
事实上,以“期货”En Primeur的形式发售还在桶中陈酿的红酒,这也属于波尔多的创新之一,起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二战后各大酒庄的现金流紧迫的困境。
这已经不是波尔多第一次领先行业了。
可持续的酿酒行业必须摒弃驯服大自然的狭隘思想,学会尊重大自然,爱护大自然。这意味着酒庄需要采用混养耕作,接受农业生态学的天人合一理念,把自然视为可以达到共赢的伙伴,而非降低效率的阻碍。
更重要的是,当葡萄不再是园中的唯一作物,需要通过与其他植被竞争来获取水分和养分,葡萄藤的根将会扎得更深,长得更壮。健康的葡萄藤更有能力在干旱、高温、水涝等极端气候下也盎然生长,毅然产出。
高科技也是混养式葡萄园管理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。
为什么波尔多名庄们纷纷搞起了“副业”,开始种植葡萄之外的作物了?
高柏丽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,前一天晚上他们邀请了蒙古呼麥歌手到此演出,让他们的喉音在酒窖中荡漾。我环视四周,发现百余个半新旧的橡木桶也是以同心圆形式就地摆开,就像坐在露天剧场观众席上的看客一般,屏气凝神,专心致志地聆听着我们的谈话。
当时我被拉图的底气震慑住了,开始胡思乱想:有没有一种可能,拉图的管理层或许崇尚道家理念,认为凡事都该以不变应万变?
这是因为,这个世界在变,领导时代的葡萄耕作理念也在变。
也许,50年后的柏菲酒庄会变得和两千年前一样,再次被满山的柏菲黄桃树所环抱。
地心引力酿酒法,混养农耕法,还有回归风土主导的酿造风格正在横扫波尔多左右岸名庄,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成为全球酒业的大势。而支持这种长期系统性改革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订购期酒,为各个先锋酒庄提供足够的现金流。
只要产区不断革新技术,“波尔多”这个金字招牌就能经久不衰,永远傲立在精品名酒的最高峰。
树木需要时间成长,少则十数年,多则上百年。它们长成参天大树后,将全面提升土壤的保水能力,足以在最旱的年份里也能为葡萄藤保驾护航。与此同时,树木还能有效地改善葡萄园里真菌平衡,让土壤有能力自我修复。
2012年正式退出期酒系统之后,拉图仍旧在每年的期酒品鉴周向购买力高的酒商们敞开大门。最让我惊艳的2021年样酒就是大拉图。
酿酒技艺上的创新让名庄们在歉年2021年也保证了品质。精准把控赋予了葡萄酒陈年所需的单宁、结构和密度,同时也避免了葡萄籽的青涩苦味渗入酒中。
当晚,飞卓举办了酒窖启动派对。庄主Manoncourt夫妇命团队在80多个不锈钢罐四周设置了红色的LED艺术灯饰,让整个空间显得新潮而神秘,宛若《星球大战》里的一幕。
文章来源:《酿酒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njk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1/1322.html